伊人精品视频在线直播 行業持續回暖 風電企業仍需做足“功課”
發布時間:2014-08-05 09:00:00
瀏覽次數:4858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風電產業從粗放式的數量擴張,向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方向轉變,風電產業進入穩定持續增長的新階段。而推動風電產業發展的源動力,來自于國家對能源戰略的重視,以及改善電源結構的迫切需求。”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于建軍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風電產業的回暖發展,為國內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和風電場開發商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
從2003年至今,我國的風電產業經歷了爆發式高速發展,又跌落低谷,再到逐漸復蘇回暖的曲折發展歷程。
風電產業回暖
“風電行業企穩回暖的苗頭逐漸顯現出來?熏設備制造商、電站運營商的生存壓力會逐漸減少,全產業鏈經營的企業有望率先回暖。” 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表示。
繼去年下半年行業開始回暖后,今年中國風電裝機將迎來大幅增長。
據本報記者了解,各大風電投資商排定的2014年年度建設規模總量接近25GW,實際裝機可能達到22GW,是業內目前比較共識的規模,這將較2013年增長四成到五成。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風電招標超過了11.5GW,相比去年同期的8GW,同比增幅約40%。今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量有望超過18GW國家既定目標。招標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開發商未來建設數量的增加,這也顯示了整個風電行業的回暖趨勢。
業內人士預測,2014年甚至是2015年,國內風電市場情況將進一步好轉,建設規模也將保持在20GW左右的規模。
不過,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判斷風電行業是否回暖還為時過早,產業結構調整、產能優化等核心工作尚未取得實質性效果,行業企穩回暖還需要一段時間,國家層面的政策落實將直接決定風電企業的營收狀況。“風電企業在完善產業鏈條、布局下游電站方面存在著諸多機遇,來自內部管理、資金安全方面的挑戰若能得到解決必將順利扭虧為盈。”
風電企業需做足“功課”
隨著風電行業的持續轉暖,風電企業若想要在這股行業復蘇潮中抓住發展契機,尚需在海外市場和海上風電做足“功課”。
“離岸型海上風電產業在中國有望于未來的一年或兩年起飛。”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蘇思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海上風電成為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最新出臺的標桿電價將促進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并支持海上風電價值鏈的完善。按照國家規劃的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3000萬千瓦的目標,海上風電遠景市場規模可達4500億-6000億元,其中整機及零部件等制造業市場可達2500億-3500億元,而海底電纜潛在市場規模可達300億元。在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中,整機、風塔等設備投資約占60%。按目前海上風電平均裝機成本1.5萬元/千瓦測算,未來兩年海上風電設備投資有望超過500億元。項目包括上海東海大橋二期項目、南方電網珠海海上風電項目和中廣核江蘇潮間帶項目等。
于建軍向記者表示,“華銳風電已經做好了技術以及運營的充分準備,而且已經開始成功上馬并運營了相關項目。”
不過,我國海上風電開發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規劃和標準、設備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成本控制、運行維護、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均缺少成熟的經驗,面臨的挑戰貫穿全產業鏈。
中國風電企業僅僅著眼于國內市場遠遠不夠,必須積極爭奪快速發展的海外新興市場。
“中國作為風電機組新興出口國,既有面向全球市場的強大制造能力,也有拓展外需市場的巨大壓力。”于建軍表示,華銳風電將始終堅持“兩海戰略”,大力進軍海上風電的同時,將繼續拓展海外市場。華銳風電海外市場穩步拓展,出口土耳其、意大利、瑞士、巴西、南非等國家風機累計容量達300MW。
另外,能源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與學術界的重視,而風電正是減少能源進口依賴的不二選擇。中國對風能的支持作為其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使得風電能夠繼續在中國市場穩健發展。但是風電企業必須保證具備設備制造和產業運營的技術成熟度。以華銳風電為例,陸續研發推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適合各種風況和環境條件的1.5MW、2MW、3MW、5MW、6MW系列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尤其是大型風電機組方面表現卓越,由華銳風電自主研發推出的全亞洲單機容量最大的華銳風電6MW海上大型風電機組也在江蘇射陽基地成功安裝。另據于建軍透露,由華銳風電完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MW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正在順利進行當中。